hoopdata網站中含有許許多多統計資料,因為是本科系的關係,多多少少想把統計這門科學運用在喜歡的事物上,因此花了一些時間整理數據,首先我第一個構想:把球員的得分加上助攻幫助球隊的得分加總。
這樣的數據多多少少可以看出這名球員在進攻端的貢獻,所以這一系列文章會以下面介紹的計算方式來比較;
簡單介紹網站中本文所運用到的兩項數據,很淺顯易懂,
2FG:讓隊友得到兩分的平均助攻次數
3FG:讓隊友得到三分的平均助攻次數
於是我們可以計算出此球員以助攻幫助球隊得到的平均分數,簡單的期望值概念:
Ast PTS=2FG*2+3FG*3
將此平均分數加上此球員的平均得分,就可得到此球員在進攻端上對球隊貢獻的總分:
PT PTS(Player’s Total PTS)=Ast PTS + PTS
最後把此數據除以球隊平均得分,那就可以得知此球員對於球隊進攻所佔的比率:
PT/T % = PT PTS / Tm PTS
當然,這樣的計算只粗略的估計而已,不過既然是非官方統計,參考參考也未嘗不可。可能會有人質疑為何不利用球隊總得分以及球員總得分來計算?那是因為有些球員不是全勤出賽,如果用總得分來估計會有更大的落差,於是在此先用平均分數來計算。
*註:以上數據如有計算錯誤 麻煩指正
英文簡寫為自己暫定之名稱 若有雷同敬請告知
第一集:感恩他把我們的球隊變成完美
在籃球場上,我第一眼會注意到的位置--PG,控球就像是一支球隊的大腦,負責指揮整支球隊的流動,球隊如果有個視野好、懂得讓球流動的後衛,那至少不會是得不了分的隊伍。
Player Name |
GP |
Min |
AST |
2FG |
3FG |
Ast PTS |
PTS |
Tm PTS |
PT PTS |
PT/T % |
Rajon Rondo |
50 |
37.8 |
12.2 |
9.6 |
2.6 |
27 |
10.8 |
98.2 |
37.8 |
38% |
Steve Nash |
59 |
33.4 |
11.4 |
8 |
3.4 |
26.2 |
16 |
105.3 |
42.2 |
40% |
Rajon Rondo
如果說GAP是幸運草的三片葉子,現在的Rondo就是那個梗。
應該很少有像Rondo如此幸運的球員,在剛進入NBA之時可以跟三位名人堂級的大學長同場學習;於是多數人開始說他只會靠著GAP刷數據,如果去到別隊發展多半不看好,那些人包含我。但從去年季後賽開始,Rondo已經掌握塞爾提克大半的命運,只要他不失常,球隊可以很穩健地拿下勝利,今年更是以12.2次助攻霸佔助攻王位置很長一段時間,Rondo可以說提供了塞爾提克隊38%的進攻支援,如果沒有Rondo的傳導,就會損失不少Ray Gun的漂亮進球。
跟老助攻王Nash相比,Rondo的外線命中率還是很可怕,但他卻提供了Nash缺少的強防守。
Steve Nash
Q:都36歲了,你還在這裡做啥呢?
Nash:我還得負責太陽隊進攻面的全部。
36歲,這對於大部分運動員來說已經是準備退休養老的狀態,但是Nash卻還是球隊的頭頭,雖然飄髮哥也表示追逐冠軍戒的機會不大了,不過他依舊保持敬業的精神持續在場上奔馳。曾經,Nash也有一票嚇人的隊友,不過現在身旁的老先生倒是不少,於是飄髮哥還是得一個人殺進殺出替隊友找尋最棒的出手機會;Nash的PT/T %達到40%,可能是因為上場時間少了,如果再年輕個10歲,破45%應該不成問題。
太陽在交易截止日前換來了Brooks,難道有接班之意?無論如何,讓我們一起珍惜飄髮哥在球場上的時光吧!
下集預告:三巨頭的關係,實在是太擁擠了。
第二集:三巨頭的關係,實在是太擁擠了。
第三集:當交易來臨,不要怕。
第四集:球隊要的是完整的PG。